6月29日清晨,21.6℃的微风,带着夏日的惬意,轻轻拂过2025“九成宫杯”陕西宝鸡麟游夏季半程马拉松的赛道。5000名各地跑者会聚于这个隋唐帝王的避暑胜地,在青山绿水间竞速。赛道外,活力涌动。麟游县精心策划的文化、旅游、商业活动精彩纷呈,震撼人心的《千年九成宫》山水实景演出、免费开放的景区、地道特色小吃品鉴、激情音乐嘉年华……跑友们沉浸其中,深度体验着“麟游九成宫千年避暑城”的独特魅力。
“我是因为这场半程马拉松才知道麟游县的,没想到这座小城给了我无数惊喜和美好回忆。”来自广州的郭巧妮,以2小时20分的成绩顺利完赛,在赛道终点紧紧拥抱着志愿者,欣喜分享:“这里的夏天比广州舒服很多,《千年九成宫》山水实景演出非常震撼,核桃包、血条面等当地美食更是令人回味。下次我会带家人一起来这里避暑!”这一幕,正是陕西以马拉松赛事为纽带,推动文化、体育、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陕西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、红色基因、生态资源等陕西特色文化符号,将其巧妙融入赛事设计,打造多元化业态场景,深化“体育+”融合模式。通过将赛事“流量”有效转化为消费“留量”和经济“增量”,陕西正不断激活消费链,跑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体旅融合创新之路。
陕西马拉松赛事的发展,堪称一场精彩的“长跑”。自2015年“杨凌农科城马拉松”鸣响省内第一枪,赛事便步入快车道:数量逐年递增,级别不断提升,参与人数也稳步攀升。即使在疫情期间,线上马拉松也延续了奔跑热情。2023年赛事全面回归线%的县级覆盖。
数据印证着蓬勃发展之势。据陕西省田径协会统计,2023年陕西举办认证路跑赛事15场,覆盖全省8市16县(区),参赛人次超16万;2024年增至21场,覆盖9市17县(区),参赛人次突破20万;2025年计划举办31场,目前已举办8场,参赛人次超过7万。2025年成为陕西马拉松的“高光之年”,西安马拉松成功荣膺“世界田联金标赛事”,标志着陕西马拉松赛事品质跻身国际先进行列。西安马拉松今年规模再创新高,达38000人,报名首日即吸引20.74万人参与,刷新了历史报名纪录,再次印证了其“金标赛”的吸引力。
“马拉松赛事已超越单纯的体育竞赛,成为驱动城市品牌升级的强劲引擎,是展示陕西文化魅力、人文精神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。”陕西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。
“以跑马的名义去旅行,看到的风景真的不一样。跑一场马拉松,是记住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。”网名“爱跑步的大叔”在社交平台分享道。作为一名拥有7年跑龄、参与过数十场马拉松的资深跑者,他如今最大的乐趣便是通过赛事“沉浸式”体验各地文化。仅2024年,他就通过3场全马和8场半马感受了10座城市的独特魅力。
像他这样“为一场马,赴一座城”的“跑旅族”群体正日益壮大。来自天津的王小星五次 参 与 西安马拉松,“太喜欢这座城市了 ,”他说,“那句‘西安,最中国’让很多跑友认定西马是‘此生必跑’的赛事之一。”除了参赛,他更爱独自绕西安城墙奔跑一圈,在18座城门洞下触摸历史的脉搏。
跑友们的每一步,都踏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。来自各赛事组委会的赛事数据便是明证:2024年,西安马拉松赛事期间,配套体育消费嘉年华、博览会等活动,吸引客流1374万人次,带动直接经济效益2.2亿元。宝鸡马拉松赛前单日涌入51.1万人次,带动住宿、餐饮消费激增超30%,累计拉动经济收益达1.55亿元。安康半程马拉松以自然生态为切入点,赛事现场同步开展生态旅游推广、商贸洽谈、特色农副产品展销,有效推动体旅农商融合发展。杨凌马拉松通过“体育消费月”“杨马集市”“马拉松旅游节”等农文体旅活动,实现综合收入达1.16亿元。宝鸡麟游夏季半程马拉松,赛事效应持续释放,每年7—9月吸引全国游客130万人次,为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注入文旅动能。今年,延安新区马拉松赛事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旅游、购物以及其他相关产业消费近 3000万元,消费总量较上届提升37.8%。
“这些赛事通过赞助商投入、相关产业消费等多元渠道,为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。”陕西省体育局群体处刘辉强调,“‘马拉松+旅游+消费’的链条,正将赛事‘流量’高效转化为拉动地方经济的‘留量’与‘增量’。”
陕西马拉松的独特魅力,根植于千年积淀的文化沃土。各城市赛事匠心独运,将周秦汉唐的雄浑历史、陕北的红色血脉、秦岭的生态诗篇,深度融入赛道设计、奖牌美学与赛事服务,让奔跑成为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。
西安马拉松赛道串联南门、钟楼、大明宫等文化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,跑者用脚步丈量千年古都的肌理。2024年的西马奖牌上,石榴花簇拥永宁门,诉说着城市故事;而俑行长安惊喜盲盒,“西马小武士”等文创,让历史在奔跑中“活”了起来。
2024年,宝鸡马拉松奖牌灵感源自“何尊”,饕餮纹饰中暗藏“中国”二字铭文,寓意“踏上宝马,打开中国”。安康半程马拉松以“平安顺利·幸福安康”为主题,奔跑在秦巴山水间,本身就是一场生态文化的洗礼。今年,杨凌农科城马拉松奖牌溯源后稷传说,以“叶子”和“二十四节气”为灵感,铭刻农耕文明的智慧传承。麟游夏季半程马拉松的奖牌灵感源于“麒麟祥游”传说,参赛服绘有九成宫建筑剪影。配套活动如欧体书法体验、《千年九成宫》山水实景演艺、九成宫博物馆探访等,让跑者“一步一景”看历史。
红色文化更是陕西马拉松赛事的一大亮色。2025年4月20日,延安新区马拉松开赛。赛事运营公司陕西体育集团西风烈赛事有限公司将“红色基因”转化为文化体验场景。“参赛选手可免费观看《延安 延安》和《再回延安》两部红色经典舞台剧,我们还专门推出了‘延马跑旅’套餐的红色旅游线路,同时选手凭参赛手环可以全年免费畅游62家A级旅游景区。”据“延马”项目负责人介绍,赛道旁,安塞腰鼓、陕北民歌、陕北说书等轮番上演,赛事期间同期配套推出了两场音乐会、一场牡丹节和一场美食节。“延马”的奖牌更以一枚“山丹丹花胸针”勾起了无数跑友的陕北情怀……
陕西马拉松正以其深厚的底蕴与创新的表达,跑出一张辨识度极高的城市“金名片”,让跑者在汗水中触摸历史的温度、感受时代的脉动。
“我因一场马,爱上一座城。”来自四川德阳的王女士,7年间奔跑百余场马拉松,手机里收藏的十余条陕西旅游攻略:红色延安、生态安康、农科杨凌……是她“跑旅”生涯的生动注脚。“跑马的最大动力,就是去不同城市看风景、品美食。”她坦言。今年的延安新区马拉松,她不仅在赛道聆听陕北评书艺人抱着三弦唱《跑马调》,品尝特色美食补给,更借助选手福利深度游览了宝塔山、杨家岭、枣园、延安革命纪念馆,并延伸至黄帝陵和壶口瀑布。“那个赛道太享受了!”她感叹道。像王女士这样,因赛赴陕、由赛及游的“跑旅族”正成为新趋势。
为将“赛事热”转化为“深度游”,陕西各赛事主办方积极打造“赛事+旅游”专属福利包:参赛选手凭借报名成功页面、志愿者凭本人徽章或身份证可免费畅游各大旅游景区。一些地市更是推出特色实践: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结合“马拉松旅游节”“科技油菜花节”等,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,吸引跑者打卡体验“跑马拉松,吃蘸水面,逛农科城”的独特魅力;安康推出“跑安马,安康任我游”,选手可免10家4A级景区首道门票,随行亲友享门票半价;西安马拉松提供涵盖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景区门票等一站式旅游套餐。
这些措施效果显现。外地跑者在陕平均停留时间延长2~3天,消费涵盖景区、餐饮、文创等多领域,马拉松正成为解锁深度陕西游的“金钥匙”。
陕西马拉松的实践,已清晰勾勒出文体旅深度融合的路径。西安马拉松,以赛事为平台嫁接历史、文化、科技、消费等优势资源,同步举办硬科技创新大会、体育消费博览会等,成功将赛事“流量”转化为城市发展“留量”。安康半程马拉松,成为“体育+旅游+扶贫”的示范样本。南泥湾半程马拉松,深化红色文化、农业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,赋能区域发展。通过资源整合、品牌塑造、模式创新,联动文体旅产业,陕西的马拉松赛事释放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。
“马拉松赛事是推动陕西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。”陕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,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赛事布局,提升赛事品质,加强赛事与文化、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,推动陕西文体旅融合发展迈向更高水平。”
如今在陕西,一场马拉松,为生态旅游、文化展演、特色物产乃至整座城市,都开启了新的“打开方式”。从麟游清凉赛道上的贴心服务,到西安古城墙下的文化狂欢;从延安红色剧场的沉浸观演,到杨凌农科城的科技花海……陕西不仅把服务做成了品牌,更是把文化融进了跑者的每一次体验里。
正如一位跑者所言:“马拉松已超越体育竞技,成为展示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窗口。”当跑者脚步掠过三秦大地,文化认同、经济活力与城市凝聚力正悄然生长。从麟游六月的清凉起跑,到西安十月的金秋华彩,陕西的这场“文体旅融合长跑”,没有终点,只有更精彩的下一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