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南宁市举行的2025年广西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中,玉林市体操队的小队员们完成建队以来的正式比赛首秀,其中,冯执信以13.550分获得男子丁组双杠的银牌。这枚来之不易的奖牌,是我市体操运动在全区性赛事中零的突破。
今年3月,玉林市体操队正式完成组建,并开展日常训练。这支新生队伍甫一亮相,便以昂扬的斗志、扎实的基本功,展现我市体操运动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,也正式宣告打响备战明年区运会的“第一枪”。
近日,记者来到玉林市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。数名4岁至6岁的小体操队员在教练的声声“一二三”口令中,一次次地抬腿、弯腰、翻滚……没多久,梁轩睿等小队员们便大汗淋漓,但他们没有闹情绪,待教练纠正动作后,继续咬牙反复练习。这就是玉林市体操队的小队员们,尽管刚从区赛载誉归来,但他们在假期中仍坚持刻苦训练。
谁能想到,这支训练有素的“娃娃兵”队伍,建队仅4个月左右。时间回溯到2024年12月,根据自治区体育局印发《开展广西体操项目增点扩面(2024—2027)实施方案》的有关文件精神,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积极响应号召,着手组建玉林市体操队,致力于在我市普及、推广体操运动。
体操运动,不仅在我市甚至在广西,均普及面不广,可谓是“体操沙漠”。因此,玉林市体操队在建立之初,便面临重重困难,最主要的是专业教练、器材、运动员的短缺。
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迎难而上,从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选聘教师关铁强为体操教练,并购置垫子等器材,在玉林市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设立体操训练场。今年3月,经各方协调,玉林市体操队深入玉东一幼、玉东二幼等的5所幼儿园招生。“当时选了大约200个孩子,后来通过三四轮的筛选,最终留下32个孩子,最小的读小班,最大的读大班,他们由此成为玉林市体操队的第一批队员。”关铁强说。
队伍组建完毕,关铁强随即带队开展日常训练。每天16时30分,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到训练场后,关铁强便带孩子们苦练基本功。
体操项目,是涵盖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的多样身体操练。其中,男子组包括自由体操、鞍马、吊环、跳马、双杠、单杠、个人全能等,女子组则有跳马、高低杠、平衡木、自由体操、个人全能等。无论男孩还是女孩,都得从体能及基本功练起。于是,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跑步练体能、拉韧带练基本功。此外,教练还会将练鞍马、双杠、跳马等项目所需要的力量、平衡能力、速度等融入日常的训练中。“刚刚你们看到孩子们在练前翻滚、后翻滚等动作,其实是要求他们身体在非正常状态下做动作,目的是提升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、训练他们的平衡能力。”关铁强说。
回想最初的训练场景,关铁强感觉困难重重。“毕竟是幼儿园的孩子,专注力不够,平时在幼儿园,每个班都有正副班主任和两位生活老师的配置。但在这里,只有我一个人面对32个孩子,说实话,一开始抓他们的训练是有点棘手的。”关铁强说,他从学校带来4名大学生当助教,既可帮忙维持课堂上的纪律,又可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分解动作。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,孩子们不仅听话了,而且训练也比较积极、主动。
在训练的过程中,关铁强会适时地加入游戏内容,以避免训练枯燥、乏味。当然,队员刚开始拉韧带时,有的会痛得哇哇大哭。其中有个孩子身子压不下,第一次拉韧带就哭了,关铁强当即让家长不要在旁围观,然后让这个孩子观看其他小队员做动作。这个孩子不甘落后,主动来找到他,边哭边说:“教练,你放心压,我会忍住,我要成为冠军。”关铁强由衷赞叹孩子的优秀懂事,孩子也由此解开心结,练得特别刻苦。
当天的训练结束后,记者注意到,关铁强把在场等候的家长召集过来,亲身示范帮助孩子练倒立的分解动作,并让家长用手机记录下来,以作为“家庭作业”带回家监督孩子打卡练习。
体操,被认为是运动之母,其涵盖人类在运动上的最基本形式,如跑、跳、投、爬等,且涉及力量、速度、精准、平衡、协调等所有运动必备的素质,坚持训练,将对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浅。在场的家长纷纷表示,平日里,无论刮风下雨 还是严寒酷暑,都会如约送娃前来训练,并在家全力配合监督孩子复习、训练。
虽然小队员的训练只有短短几个月,关铁强已看到整个队伍的巨大潜力。“4岁的莫娜,虽然个头是最矮的,但身体素质却是最好的。”关铁强说,同年龄段的女孩子,做一次肋木收腹举腿的动作都够呛,但莫娜一下就能做十来个。而在练身体柔韧性时,她轻轻松松就能压下腿,根本不需要人帮忙。在练跳马时,她蹦的一下落地很稳,俨然是天生的体操苗子。
第十六届区运会将于2026年在北海市举行,体操作为我市新成立的竞赛项目,将于明年迎来“大考”。关铁强表示,建队时间虽短,但小队员们训练非常刻苦,首秀能展现出这样的精神面貌和基本技术,基本达到预期目标。首秀“第一枪”打响,增强了他们的信心,也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方向。“孩子们有自己的强项,有的支撑能力特别好,有的爆发力特别好,接下来,我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,让他们通过训练把所有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出来,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,打有准备的仗。”关铁强说。